X

选择您要开设的帐户

“經濟強勁”還是“全是水分”? 美國的非農數據是否存在貓膩?

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美國經濟開始放緩,勞動力市場將持續降溫的情形下,美國的7月非農數據卻交出了一份好到不太現實的答卷。 7月非農新增遠超預期逾一倍人數,錄得52.8萬人,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錄得環比正增長。 而失業率在美國連續兩個季度GDP負增長的背景下,下降至3.5%,創疫情前新低。

美國勞工部對失業率的定義是沒有工作且正在積極找工作的人,所占總就業人數的百分比。 總就業人口一般指18-60歲有能力工作的人,剔除未成年人、退休人員和殘障人士。 沒有工作且正在找工作人指有那些最近一個月內積極找工作的人,如果超過一個月或者放弃找工作的人就不會被計算在內。

我們再看一下7月的就業參與率,錄得62.1%,比預期的62.2%要低,前值為62.2%。 就業參與率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下降,62.1%是今年的最低值。 前幾個月基本保持就業參與率與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同向變動的趨勢,但7月的數據明顯呈現較大背離。

從美國的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來看,自4月以來申請失業金的人數持續遞增,趨勢一直延續到7月。 囙此,美國的勞動力市場並不像勞工部所公佈的數據表現那麼好

美國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

來源:TradingEconomics

並且,為了應對利率上升、經濟環境下行的壓力,近期美國科技巨頭集體進行裁員,例如亞馬遜、特斯拉、推特、微軟和Meta等。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被科技龍頭裁掉的人員很難在這個經濟環境下短時間找到一份與之前相匹配的同行業的工作。 囙此,這些人群可能現階段不會選擇找工作(之前具有不錯的收入、擁有一定的積蓄),或者參與臨時工。 由於臨時工的薪資很難與之前的待遇相匹配,囙此之前被裁掉的人或選擇同時打幾份工來維持此前生活水準,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同時擁有多個payslips,而這些payslips會被美國勞工部統計成多份就業。 囙此,就業人數的猛增也就不那麼讓人奇怪了。

從這些數據和社會現象得出的結論是,勞動參與率降低,初請失業金人數持續上升,意味著有意願找工作的人變少,失業率統計的分子端變小,失業率自然就下降。 新增就業人數的意外增長因經歷了裁員的人員同時打幾份臨時工,一個人創造了多份就業,新增就業人數自然就上去了。 但現實是,美國的經濟在放緩、綜合PMI持續下行,這意味著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錯配嚴重,很多人有工作,但可能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

美國Markit綜合PMI

來源:TradingEconomics

另一個有意思的發現,美國的7月Markit和ISM統計的PMI指數也出現分化,7月Markit製造業PMI錄得52.2,低於預期的52.3,前值為52.3,而7月ISM製造業PMI錄得52.8,强於預期的52,前值為53; 7月Markit服務業PMI錄得47.3陷入收縮區間,而7月ISM非製造業PMI錄得56.7,强於預期的53.5和前值55.3。 其分化主要體現在非製造業上。 兩大指數的分化主要在於編制的差异。

第一,調查對象數量不同,IHS Markit調查公司的數量是800家左右,收到回復的比率在80%左右,而ISM有900多家成員公司,但通常不公佈回復率; 第二,分項指數權重不同,IHS Markit製造業PMI賦予了新訂單和產出更高的權重,而ISM製造業PMI則對於各分項賦予相同的權重; 第三,調查對象類型不同,ISM調查側重於大型跨國公司,而IHS Markit調查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規模組合; 第四,ISM調查不要求受訪者將報告限制在美國的工廠,而IHS Markit則要求受訪者的回復必須與美國工廠的工作情况相關。 兩大指數各有優劣,總體而言,IHS Markit製造業PMI指數在反映經濟真實狀況上可能略勝一籌。 (來源:中信明晰筆談)。

囙此,雖然美國經濟目前來看沒有衰退,但真實狀況呈現放緩,未來仍有衰退概率。 畢竟數據與數據呈現較高的違和現象。 可以想像的是,這份非農就業報告會讓美聯儲官員更有信心的公開表明,美國的經濟具有强大的韌性,支持美國繼續推行激進的政策。 其用意或多或少也能得知,拜登政府在中期選舉前通過做出優秀的數據來提高支持率,美聯儲依據於數據進行激進的加息使美元保持強勢,收割全球韭菜。


相关文章